任职地点:江西 – 南昌市 – 安义县
任职岗位: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村支书助理、驻村工作队员
工作感悟:从事选调生工作后,我深刻体会到这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使命担当。走村入户倾听百姓心声,参与乡村振兴助力产业发展,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在田间地头的实践中,我褪去青涩,学会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心换取信任,也更加坚定了用青春为基层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念。
熊高翔,中国农业大学2023届工学院硕士毕业生。带着对基层工作的热忱与服务乡村的初心,他毅然踏上了安义县石鼻镇罗田村的土地,担任村支书助理兼驻村工作队员。从局机关的严谨办文到田间地头的走访调研,从深夜救助患病老人的暖心善举到带领村民发展草莓产业的创新实践,他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罗田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提交了一份完美的青春答卷。
“红色引擎”驱动:夯实党建引领基石
“基层党建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只有把党组织建强,才能凝聚起发展的合力。”熊高翔始终将这句话牢记于心。初到罗田村,他便一头扎进基层党建工作中,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入手,推动党组织建设全面过硬。

在思想建设方面,他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每期的主题党日活动,他都会精心准备学习资料,结合时事热点和乡村实际,带领党员深入学习党的最新政策,让老党员们听得津津有味。“原来党的政策离我们这么近,就体现在咱们村子的发展上!”一位老党员的感慨,让他更加坚定了做好思想建设的决心。过去一年,他累计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10 次、党员大会 7 次、支委会 10 次,让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在组织建设中,他严格按照党章和相关规定,注重从村内青年人才中选拔培养对象,通过谈心谈话、实践锻炼等方式,全面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道德品质,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此外,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题,他建立了详细的党员信息档案,定期与2名流动党员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对于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熊高翔他们进行了重点监测,建立监测台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熊高翔所在驻村工作队根据省、市、县数据反馈预警,逐户上门收集信息,对罗田村有返贫风险的村民进行监测摸排。共对33户139名村民进行了防返贫监测摸排工作,根据防返贫监测工作条例,2024年新增了黄家贵、黄洪山2户共8人纳入防返贫监测平台。

“民生画笔”勾勒:绘就温暖帮扶画卷
驻村期间,熊高翔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一个寒风凛冽的深夜,他突然接到电话,得知特困人员刘奶奶突发重病。来不及多想,他立刻披上外套赶到刘奶奶家中。他一边联系村医进行初步检查,一边协调车辆送往镇医院。挂号、缴费、陪床守夜,整整一夜未合眼。当老人病情稳定后,拉着他的手颤抖着说:“感谢你啊,孩子,要不是你,我这条老命就没了……”那一刻,熊高翔深切体会到基层工作的意义:群众的信任,就是最大的动力。
聚焦困难群体,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传递关怀。2024年春节前夕,市教育局领导到村走访,他提前逐一梳理脱贫户、监测户的情况,认真了解全村脱贫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们是否有生活上的困难,尤其是了解他们在住房、饮水、医保及收益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下一步制定帮扶措施做好基础调研。在教育帮扶领域,他更是不遗余力。六一儿童节,他邀请南师附小教育集团派出专业教研团队来到罗田村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城里老师带来的生动课堂,让村里的孩子们眼睛里满是新奇与渴望。暑假期间,他又与武汉大学 “春晖公益”中心合作,在村颐养之家举办暑期支教夏令营。50 余名孩子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学习、游戏、做手工,度过了一个充实的暑假。“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就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熊高翔说。在乡村综合治理方面,他带领村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陈年垃圾、整治污水沟渠,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推进“厕所革命”,改建无害化厕所30 余座,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组织举办农民运动会、送春联等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如今的罗田村,道路硬化了,路灯亮起来了,文化活动多起来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升。

“产业钥匙”解锁: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熊高翔深知,罗田村作为脱贫村,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拿得出手的特色产业。经过深入调研,他和驻村工作队决定将草莓种植作为主导产业,扩大种植规模,打造品牌效应。
为了打开草莓销路,他四处奔走,联系局机关、学校和企业,举办消费助农活动。2024年春季,罗田村的草莓喜获丰收,却面临滞销难题。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每天在朋友圈发布草莓种植基地的照片和视频,详细介绍草莓的绿色种植过程。在他的努力下,一季度内帮销草莓 16000 余斤,销售额达 48 万元,脱贫户们拿到了人均 6500 元的产业分红。“没想到家门口种的草莓,能卖出这么好的价钱!” 村民们的喜悦溢于言表。暑期期间,熊高翔继续积极与局机关、考试院、测评中心及各局属学校协调对接,帮销罗田花果园合作社葡萄7500余斤、莲蓬400余箱,销售总额达10多万元。在秋季的全市“消费助农”活动中,局机关党委组织干部开展了“消费助农”团购活动,干部们积极参加本次农产品团购活动,团购金额达2万余元,为改善村民生活带来的切实的帮助。
除了打开草莓、葡萄、莲蓬等产品的销路,熊高翔还盯上了村里的闲置土地,创新推出 “共享菜园”项目。市民认领5平米的私家菜园后,不仅可以体验亲自种植的乐趣,每周还能收到新鲜的有机蔬菜 “盲盒”。截至 2024 年11月,已有138位市民成为菜园主,为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更令人欣喜的是,随着“共享菜园”的火爆,不少市民周末带着家人到罗田村体验田园生活,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从繁华的校园到宁静的乡村,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到田间的草莓大棚,熊高翔用两年时间完成了从 “工学硕士” 到 “乡村振兴践行者” 的蜕变。他在驻村日记中写道:“乡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只要用心耕耘,就能收获希望。” 如今,罗田村的草莓产业蒸蒸日上,“共享菜园”项目如火如荼,基层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而熊高翔依然忙碌在田间地头,为下一个乡村振兴项目奔走筹划。他坚信,在党的领导下,在无数基层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罗田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乡村振兴的伟大梦想一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