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地点:辽宁 – 阜新市 –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任职岗位:农机农科站站长助理
工作感悟:基层锻炼让我体悟:褪去名校光环直面群众诉求时,“本领恐慌”倒逼出换位思考的智慧;解读国家政策,“矛盾漩涡”淬炼出破局突围的胆识。当看到农民得到帮助脸上满意的笑容,深切感受到基层工作既是能力的沉淀池,更是群众幸福感的孵化器。选调生涯教会我:以躬身姿态倾听民意,用创新思维激活治理,方能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书写无悔青春。
付国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2023届硕士,毕业后通过考试进入阜新市委组织部市本级机关调研室(政策法规科)工作,一年后主动请缨下沉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农机农科站工作。从政策研究室到田间地头,从组工笔杆到农技先锋,他以实际行动在辽西大地书写青年选调生的成长答卷。
角色转变显身手,组工信息展才华
“组工信息是政策落地的风向标,一字一句都关乎民生。”2023 年刚入职,付国庆就以 “归零心态” 迅速融入市委组织部调研室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凭借坚定信念与扎实学识,在组工信息撰写和新闻网宣领域迅速崭露头角,逐步培养出深厚的政治理论素养、敏锐的信息洞察力和精湛的文字表达能力。
在部机关工作期间,付国庆承担着多重重要职责。作为安全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联系人,他负责联系 6 家单位,累计对接超过 20 余家单位,形成数十份报告,每一份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他还积极投身主题教育、年度考核等重点工作,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
在宣传阵地建设方面,付国庆深耕《阜新党建》《阜新组工信息》编撰及阜新党建微信公众号运营。他创立 “三审三校” 工作法:一核政策口径,确保方向正确;二查数据真伪,保证内容精准;三润文字筋骨,提升文章质量。截至目前,他已累计完成 19 期《阜新党建》、72 期《阜新组工信息》编撰,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信息 4 篇,修改 70 余篇组工信息并在省级党刊发表,完成微信公众号编发信息 500 余篇。其署名文章《阜新市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保障攻坚之战》在《刊授党校》2024 年第 12 期发表,引发广泛关注。
文字综合工作中,付国庆展现出扎实功底。他参与起草全市组织工作会议总结讲话、组织部长座谈会讲话等重要文稿,累计参与文字起草超 20 万字,完成 50 余篇文稿撰写,30 余次负责任务分解。在科室牵头的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和组织部长座谈会中,他全过程跟进学习,基本掌握办会流程。同时,他负责全市组织系统调研课题选报,精心钻研、科学评判,推送省级优秀课题 5 篇,市级优秀课题刊发 40 余篇,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组工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下派乡镇践初心,农业技术助发展
2024年9月,付国庆积极响应组织号召,下派至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王府镇农机农科站工作。黄土地上的风沙吹糙了他的面庞,却吹不散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热忱。他满怀热情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迅速适应了乡镇的工作环境。

在下派乡镇期间,付国庆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走访调研乡镇企业。他深入田间地头,与企业负责人和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在走访过程中,他了解到某企业是国家玉米科技小院发展基地,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于是主动与企业建立联系,利用自己的农业专业知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通过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研究探讨,针对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和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在他的帮助下,企业成功解决了多个发展难题,生产经营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预期将实现增加收益20万元,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脚底沾泥,心里才能装事。”付国庆的驻村日记扉页上,印着焦裕禄的这句话。除了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外,付国庆还积极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机补贴等相关工作。他深入村庄农户,宣传党的惠农政策,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机具。他耐心细致地向农民群众讲解政策内容和操作方法,遇到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户,他就掏出随身携带的政策图解手册,用红笔圈出重点条目,配上手绘的农机具示意图,让晦涩的条文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政策红利。付国庆知道,只有当双脚真正扎根土地,那些曾经写在文件里的政策,才会变成乡亲们心坎里的温暖,而那些画在图纸上的蓝图,终将在沾满泥星的手掌中变成现实。
砥砺前行担使命,展望未来谱新篇
工作以来,付国庆坚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业务工作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无论是在部机关还是在乡镇,他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组工干部的担当和情怀。在部机关工作期间,他笔耕不辍,用文字传递党的声音,展示组工形象;在下派乡镇期间,他深入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用专业助力发展。他的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认可,也赢得了农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如今,村民们远远看见那个背着帆布包、裤脚沾着泥土的身影,总会热情地招呼:“付干部,来家里喝口热水再走!”
大漠长风,吹不散为民情怀;阡陌纵横,走不尽初心长路。从市委机关到乡镇农科站,付国庆始终以“赶考”姿态砥砺前行。组工笔锋书写的是忠诚,田间足迹丈量的是担当。未来,他将继续以“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与“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在辽西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谱写青春华章。